现代麻醉学的发展与展望
瑞金医院麻醉科 薛庆生 罗艳 于布为
在美国马塞诸塞州剑桥市 的褐山公墓里立着这样一块墓志铭:“因为他,手术的疼痛得以预防和消除。在他之前,手术极度痛苦;在他之后,科学战胜了疼痛”。这里纪念的就是威廉T·G·莫顿(William Thomas Green Morton),吸入麻醉的发现者。在医学史家的眼中,1846年10月16日,莫顿是第一个在新闻媒体前将吸入麻醉带给世人的。但是,被官方认可的乙醚吸入麻醉发明者并不是Morton医生,而是美国Georgia的医生威廉森·朗 ( Crawford Williamson Long)。
1842年3月30日,Long在为一位摘除颈部肿块的患者成功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乙醚全麻。但是,他的工作直到1848年后才被报道。
Long医生完成的第一例乙醚麻醉对促进人类健康发展、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将其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分水岭,从此以后,在病魔面前,人类的尊严、人性的光辉得到了切实的保障和张扬。因此,Long医生实施乙醚麻醉的1842年被认为是现代麻醉学的开端。2012年也正是现代麻醉学诞辰170周年。
为了铭记第一例乙醚麻醉对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贡献,美国发行了一封纪念Long医师的邮票。并且经美国国会绝对多数票通过,后由老布什总统于1993年签署总统令,将每年的3月30日作为国家医师节,表彰医师对于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在这一天,医院会张贴庆祝医师节的海报。提醒人们感谢“救治病患,富有同情之心,提供优良服务”的医师。患者也会选择在这一天给自己的医师送上一只红色康乃馨,亲切地道声“谢谢你”,以表达自己的尊重和感谢。
如今,麻醉学已经走过170年的发展道路,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无数位优秀的麻醉医师所创造发明的药物、技术、理念,及形成的学术机构、会议组织、期刊杂志等推动了麻醉学科的进步。
1847年,英国麻醉医师John Snow编撰发行了第一本麻醉学专著《乙醚吸入麻醉》。1860年Nieman发现了可卡因。1872年Gre用水合氯醛做静脉注射产生全身麻醉。1898年Bier在动物及人做蛛网膜下腔阻滞成功。1913年Meile行胸部硬膜外阻滞成功。1923年Waters设计来回式CO2吸收装置。1921年Magill和Rowvotham改良气管内麻醉术,将金属导管改用橡皮管。1942年Griffiths和Johson将肌松药应用于临床。
1893年出现了伦敦麻醉医学会。1905年在美国成立了麻醉学会。1922年美国麻醉学会主编出版了麻醉与镇痛杂志。1927年美国麻醉医师Ralph Waters全面推进麻醉学的医、教、研发展,并建立和推行4年住院医生培训制度,被公认为麻醉教育的教父。
麻醉学的蓬勃发展也保证并支撑了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并且为相关学科,尤其是众多手术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空间。
1847年,苏格兰医生Simpson发明了氯仿,并于1853年用于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无痛分娩,其发明的无痛分娩技术促进了医学和社会的进步。一百多年后,美国的产科麻醉医师Virginia Apgar于1952年发明了Apgar评分,这成为新生儿评价和救治的经典指标,沿用至今。美国麻醉医师John Bonica在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汇集多个学科的疼痛诊所,并于1973年发起建立了国际疼痛研究联合会(IASP),开创了疼痛医学。Bonica同时将硬膜外阻滞技术应用于分娩镇痛,提倡鞘内小剂量的阿片药,让“walking epidural”成为可能。
1952年丹麦脊髓灰质炎流行期间,丹麦麻醉医师Bj rnAage Ibsen坚持给患者气管插管实施正压通气,使病死率从95%降低到25%,并且于1953年在哥本哈根建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美国麻醉医师Peter Safer于1950年代发明了心肺复苏技术,挽救了无数生命。Safer于1958年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ICU,Safer也被称为CPR之父。美国加州大学的John Severinghaus发明了血气分析,将危重患者的临床医疗安全提高到更高的水平。美国麻醉医师Laborut及Huguenard于1951年发明了“人工冬眠”技术。
1933年Mayo Clinic 麻醉医生John Lundy建立第一个血库,保证了临床手术的大量开展。
1966年美国历史上首位麻醉学讲座教授Henry K.Beecher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批判医学实验中的不道德不规范操作,极大促进了人体试验和知情同意相关规则的完善,为医学伦理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麻醉学科在170年的发展历史中从起初单纯的临床麻醉,发展成为集疼痛诊疗、危重病监护治疗、急救复苏为一体的临床专科。如今的麻醉学科更肩负模拟教学、临床医师培训、跨界科研等多项重任。大量清醒镇静术的开展使得麻醉医师已经走出手术室,在保障支撑临床医疗安全的各个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麻醉学科也从过去的围麻醉期发展成为围术期的综合学科。如今,为适应医学发展对于临床安全和患者无痛、舒适的迫切要求,麻醉学科的体量正在不断的扩增,麻醉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也加速发展,以麻醉学科为主导建立的围术期学科群正在形成,麻醉学科为其他学科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支撑。
现代麻醉学出现后不久就进入我国。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我国的麻醉学已经成为一个专业独立的学科。尚德延,吴珏、谢荣、李杏芳,谭蕙英、王源昶等著名教授,带着当时最新的麻醉理念、知识、技术,从国外先后回国,在上海、兰州、北京等地教学医院建立了麻醉科,充实了麻醉设备,培养专业人才,开展临床麻醉工作,开创了新中国麻醉学事业。
1989年卫生部第12号文件明确定义麻醉科是临床二级学科,并规定了麻醉科工作领域由原先的手术室扩大到门诊与病房,业务范围由临床麻醉逐步扩大到急救、心肺脑复苏、疼痛的研究和治疗。迄今,在我国县级以上医院,大部分建立了麻醉的科室组织,配备了麻醉学的教学和科研设施。近年来,我国的麻醉学科发展进入了加速上升的轨道。麻醉科医师的队伍在不断地扩大,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选择麻醉学科,越来越多的麻醉医师从事着疼痛诊疗和重症监护治疗等方面的临床工作。全国数十所医学院校建立了麻醉学院和麻醉学系。麻醉学基础和学历教育,研究生培养工作蓬勃发展。麻醉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申请获得的国家级各项科研基金数量和金额增长迅速,每年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著从十年前的十余篇发展到如今的300多篇。2011年,西京医院熊利泽教授的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最高荣誉。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也把麻醉学科作为发展重点大力支持。2010年麻醉学科入选卫生部首批重点建设的国家级临床专科目录。2011年麻醉学科成为卫生部首批开展的专科医师培养认证的试点学科,同年,麻醉学科主导的临床合理用血项目也被国家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金支持。365手机体育app开展的全国大规模基层医院麻醉科主任培训也受到中华医学会的支持,并被推广借鉴到其他兄弟学科。麻醉学科开展的临床医疗质量控制和住院医师培训工作也受到卫生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为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出台提供了依据。麻醉学科制定的部分临床规范正逐步成为国家认可的医疗卫生标准。
麻醉学科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既是学科特性所致,也是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现代麻醉学发展170周年的今天,世界麻醉学发展的潮流正在走向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麻醉医师凭借丰富的知识、整体的思维、细腻的观察、快速的反应、精湛的技艺、科学的指挥等能力和优势,在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日益重要。中国麻醉学者着眼现实、把握方向,提出中国麻醉学科发展愿景:成为推动“舒适化医疗”的主导学科,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学科,提高医院工作效率的枢纽学科,协调各科关系的中心学科,为社会熟知和认可的重点学科。
170年来,麻醉学的发展进步,正在并将会继续推动医学发展和人类社会前进的步伐。